課程內容
「臺灣文學」的生產與學科化,不單涉及文學、歷史與政治面向,重層的批判邏輯與知識結構,乃至於市場與消費機制也會帶來重要影響。有鑒於此,從「學術」到「商品」的過程,尤其是知識經濟的轉化、鏈結與實踐,就成了值得玩味的課題。
因此,本課程擬從「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理論觀點出發,結合學術訓練、研究論述、田調實作與產品成果研發的講授和實習模式,以及倚重跨領域專業,重思臺灣文學的知識生產問題,並藉此掌握學界與業界、知識與消費、研究與創作之間繁複的關係與生態。所謂的「知識經濟」泛指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New Economy)活動。「新經濟」即是指結合理論與技術、人文與科技、本土與國際等跨媒介與跨領域的思維、運作與消費模式;而知識之所以得以被轉換成知識經濟,或新經濟的基本條件或動力,實則高度仰賴「知識」的累積、轉化與應用。
在上述課程規劃與落實教學創新的理念下,本課程將分別以「知識與研究」、「田調與訪查」與「實作與展演」三方面為授課主軸。在「知識與研究」的規劃下,本課程擬先從事「臺灣文學史與研究趨向」與「區域文學、地方書寫與社區人文」為主題的講授。關於前者,我們除了將針對「臺灣文學」被概念化與學科化的背景作一爬梳外,同時也會介紹歷來海內外臺灣文學研究之概況,協助同學廓清臺灣文學如何在地,又該怎樣與世界對話、接軌的課題。至於後者,則是要在文學史的脈絡下,指出「文學」、「生產」與「消費」三者的結構關係,進而對「知識」與「經濟」展開進行初步的反思。
前述較偏向靜態與知識性的授課模式,目的在於培植學生專業知識背景與相關學養能力,但此外,我們也先後安排「田野調查與耆老訪談」與「臺北文學的實境踏查」等課程與行程。事實上,「耆老訪談」與「實境踏查」,即是前兩週「文學史」與「區域文學」的親身實踐;目的無非是要引導學生從研究跨界實作、從歷史轉向現場的動態情境中,重新體悟臺灣/文學如何「在地」與「深耕」的議題,以蓄積反身批判,或建構出與國際接軌、世界對話的資本與渠道。
那麼,「研究」與「實作」究竟要如何發揮相加相乘的效益?本課程將藉由對傳統文獻、文學文本的閱讀,並結合現代數位人文技術與大眾娛樂、消費趨勢對讀或並置學習的模式,然後更具體地指出重疊在二者之間的「知識經濟」如何被彰顯與生產的課題。而在「實作與展演」的課程設計中,除了區分前期從文獻、文本轉化出研究成果或商品之研發、實作的階段,與後期將學術論文、文學創作與文創商品成果,進行展示或出版的兩階段教學內容之外,實際上講授的內容、實作形態,也會有傳統文獻與數位媒體的區別。
首先,傳統史料文獻與文本跨界的議題,大抵分成「臺灣文學的感官經驗」、「臺灣文學的視覺化與時間化」與「臺灣文學的故事怎麼說?」三大主題的方式來進行。關於「臺灣文學的感官經驗」主要是借助「感官」所帶來的另類閱讀經驗,激發隱藏在靜態文字文本中,內在的立體圖像與動態情境。這不僅有助於學生重新思考文字與文字之間創新的可能;事實上,亦能與前述「田野調查與耆老訪談」與「臺北文學的實境踏查」等,實際經驗或成果進行對讀或比較,繼而對知識與實踐有更深入的檢視與反思。
藉由「感官」重新連結的研究與實作、文本與田野的教學設計,其實也為凸顯「文學」介於虛構與真實的課題。而「臺灣文學的視覺化與時間化」,不單是要更具體地說明,由靜態到動態、由虛構到紀實的閱讀視野下,文字/文學/知識如何被視覺/感官化的問題,同時也要以此揭示上述感官或視覺化、時間化的知識條件,實際上都是促使知識「轉化」成新經濟活動的關鍵。
舉例而言,臺灣由於特殊的歷史與殖民經驗,「時間」在臺灣文學中扮演著相當關鍵性的角色,不論是漢詩、小說、隨筆散文,抑或文人仕紳的日記,都夾藏著大量的時間記憶。靜態文本中的時間,不論是將其視為理解故事之基礎的讀者,或以此考察文本生產脈絡的研究者來說,都仍停留在「知識」的階段;但若我們透過文本的細讀,揀選出「臺灣文學中的一天」製成日曆/月曆等商品的話,就不僅僅只是將知識轉化成經濟;更重要的是,在有助於推廣臺灣文學的情況下,社會各階層大眾甚至是世界的讀者,也因此得以貼近並親身參與臺灣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也能透過文學家的時間感覺結構去重新體會生命、歲月的意義。
另,不論是以「感官」再現臺灣文學,或以田調查寫作、日曆/月曆等形式,重新「生產」臺灣文學,背後都涉及要如何將臺灣文學進行創造性轉化的企圖,於是「臺灣文學的故事怎麼說?」的課程安排,便是要從「改編」的視野,深化上述所提及的議題。對此,本計畫目前擬以「謝雪紅」為例,透過文獻史料、《謝雪紅評傳》(陳芳明,2009)傳記書寫與汪其楣《謝雪紅:汪其楣劇作》(2018)戲劇改編的比較與對讀,掌握為何改編、怎麼改編,以及「改編」的機制如何創造另一種新興知識/經濟與消費活動的議題。
從「感官」到「改編」,一方面是要透過從研究到實作的進程,主張以此產出知識經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則是要說明,「媒介」的置換也是知識之所以能順利轉換成新經濟的基本條件。對此,過去臺灣文學研究或實作最經典的例子,便是對文學改編成影像的思考與實踐。於是,「臺灣文學的影像化與敘事」除了是要針對文字/文學如何被影像化的議題進行討論與反省外,也要以此展開跨界合作的契機與嘗試。
此外,「新經濟」視野下媒介裝置的變革,不光是前述從紙本到田野的轉變,或「故」事如何「新」編的改造;近年來還包括新興媒體科技,如何重新將文字解碼/編碼成數位文人、虛擬實境與互動遊戲等。因此,傳統紙本文文獻要如何與數位媒體跨界合作,並衍異出新的研究路徑、知識生產與消費活動,則是本課程的另一重點。
在「新經濟」強調媒體與科技跨界生產的運作模式中,臺灣文學轉型成知識經濟的基礎,是臺灣/文學相關數位資料庫的建置。將文字轉譯成Data大數據的數位資料庫,不單對傳統的學術研究造成衝擊與方法的創新,同時也有助於臺灣/文學與相關史料、資料的閱讀普及與推廣;而「臺灣文學資料庫的建置」的課程安排,即是在此條件上更近一步思索,數位資料庫如何作為嫁接研究與實作,進而形成另一種閱讀與消費模式的節點。
由數位資料庫串接起的真實與虛構、學術與創作、知識與經濟的生產模式,也再次帶出「文學」能有效地將「臺灣」帶向跨界發展的特殊能力與動力。晚近由於VR虛擬實境等技術日趨成熟,除了不少業者紛紛搶食數位結合文創的商機外,不少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也先後投入人力與資源,希望藉由VR或相關科技跨界整合的能力,透過科技性、互動性與娛樂性等附加價值,更新或創造舊有史料、文獻與知識的價值與用途。此外,結合「臺灣文學的博物館化」的知識訓練與「數位策展」的資源技術,展示或出版學生的實作成果,也是課程重要單元。
附帶一提,「臺灣文學的真實與虛構」、「臺灣文學、文獻的遊戲性和娛樂性」與「臺灣文學的博物館化」課程主題的設計,都將邀請專業技術人才或業師,進行技術的教學、支援與實務經驗分享,希望能藉由從學界到業界的互動模式,掌握實作與實踐的準則,以及如何以此創造商機的細節;尤其,也會引導學生因應興趣與能力,進行短期實作訓練課程。
簡言之,本課程的開設,乃希望帶領學生體驗、思考從「研究」到「實作」的過程,體會知識轉化為經濟的可能途徑。而為了能有更為具體的教學成果,目前在課程大綱上,還將安排「學生實作」與「學生提案競賽和分享活動」作為課程的總結。「學生實作」的目的,是期待學生能在專業知識、田野調查、數位跨界與業界互動等,紮實且多元的訓練與經驗下,能依照各自的興趣或關懷議題,進行實作的練習與操演;另更邀請各界的專業人才,針對學生的實作成果,進行討論、評點,以求理解如何更近一步將其商品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