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踏查(上) 側記 2018/10/12
台大台文所
碩士生 周郁穎
本次踏查為此門課的首次田野踏查,為了使同學們對於老艋舺實際的地景與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此次踏查由艋舺在地文史藝術工作者、「西京文化」創辦人黃適上老師進行導覽。踏查的範圍大致上包括龍山寺周邊、糖廍文化園區、三水市場附近,以及青山宮的神州印刷廠。
黃適上老師首先由龍山寺的身世開始說起。清領時期的龍山寺不但是人們信仰的中心,同時也包括了行政機關的功能。而「頂下郊拼」更大大改寫臺北的歷史,不但造成艋舺族群構成的改變,同時也促成大龍峒、大稻埕等地的開發,而艋舺與大稻埕的對立也從那時起蔓延到了今日。以臺灣文學來說,大稻埕見證了「臺灣文化協會」誕生的時刻;而艋舺則是孕育了幾位重要的本土作家,譬如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黑色青年」作家王詩琅,另外還有十二歲即出版著作、早慧的天才少女黃鳳姿。
路過「愛愛院」,三個紅色的大字顯得斑駁,卻是艋舺地區人情溫暖的象徵。愛愛院前身為愛愛寮,於日治時期設立,以收容、照顧貧病的乞討者為主。如今的愛愛院的收容對象也包括了孤苦無依的長者,日治時期的大愛也延續到了今日。
現今的艋舺其實依然保存不少舊建築,而身處這些舊建築之中,也使同學們去反思古蹟再利用的問題。萬華林宅在2000年成為臺北市政府市定古蹟, 2016年星巴克艋舺門市於此開幕,在咖啡店營運的同時另有專人的導覽,使這裡成為了萬華地區的明星景點。然而,除了倚賴大品牌的優勢使古蹟更親近人群,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能使古蹟活化,也是政府與民眾都需思考的問題。
剝皮寮歷史街區則示範了另一種我們常見的、古蹟的保存與再利用方式。現在的剝皮寮在政府的規劃下成為藝文特區,承包了鄉土教育與展覽空間的任務,遊走在期間很難想像以前的剝皮寮其實曾經是印刷重鎮,日治時期著名的裝訂廠「太陽製本所」即座落於此。黃適上老師特別解釋:「剝皮寮」這名字聽來有些可怖,其實原先的讀音可能是「北皮寮」,甚至剝皮寮還曾經有個可愛的稱呼「福地寮」。確實,雖然處於實際地景,但地景背後的歷史爬梳是研究者們必須小心翼翼進行的工作。
此次踏查還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景:身為老松國小校友的黃適上老師帶領我們來到這座百年學府旁,這裡立著一塊碑,上頭寫著「蓮花池舊址」,清楚地記載此地曾存在一個大蓮花池,然而今日卻已無遺跡可尋。從碑文上面的記載,可以發現當時的蓮花池不但是個美麗的景點,甚至還有亭子供遊客休憩賞荷,是「學士行吟散策之勝地」。這也使我們對艋舺士子氣息的那一面有了更多的瞭解與想像。
最後,黃適上老師特地帶我們拜訪位於青山宮對面的「神州」印刷廠,「神州」見證了戰後萬華地區印刷業的興盛與落寞。全盛時期在萬華有數十家大大小小的印刷廠林立於此,然而後期許多工廠陸續遷移至中和或是板橋地區,於是盛況不再。「神州」印刷廠在當時擁有非常好的口碑,老闆蕭先生娓娓道出神州最風光的那一頁歷史,當時的業界認為:只要想要的效果無法印出,來到神州,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印刷結果。神州也曾幫不少的名人印刷書籍,亦可見當時盛名。
本次踏查除了使同學們對於萬華的實際地景與其歷史背景有了更多知識外,主要的收穫便是在踏查之中同時也翻轉了以往對艋舺地區所擁有的刻板印象:譬如文化氣息濃厚的士子時代與印刷業興盛的時代,另外也見證了艋舺地區溫暖、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本次踏查結束後,參與同學們將根據此次踏查內容,擬定其課堂研究題目。